辽源举全市之力建设职教园区 用辽源精神创造建设奇迹

2017-10-27 文章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

  2015年,辽源市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城市,2016年辽源市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等4部委确定为全国首批老工业基地转型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育改革试点城市。为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市政府做出建设职教园区的战略部署,现代职业教育园区(一期) 项目总占地50.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9.6万平方米,总投资12.8亿元20168月动工建设截至目前已开工建设22.9万平方米,24栋建筑主体已全部封闭,完成项目总工程量的65%,总产值6.5亿元,创造了教育建设史上的奇迹,体现的是辽源精神、辽源速度,预计近期市内5所职业院校即将入驻园区,一个高标准、现代化的职教园区宏伟蓝图已经写就在辽源教育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主动作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政府先后多次召开关于职业教育园区建设外网设计、施工调度协调会,市发改、土地、规划、住建、社保和开发区管委会等部门积极配合,上下联动,协同推进。供热、供电、供水、排水、燃气等外网配套工程同步推进,确保职教园区尽早投入使用

  二、研判政策,积极争取建设资金

  积极与发改、财政、国家开发银行、浦发银行、融资机构沟通协调,研究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及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努力对接国家、省投资方向,获取政策信息,多方筹措资金。紧紧抓住“双元制”人才培育和“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机遇,争得省教育厅、国家发改委东北司给予项目支持,先后争取省、市项目资金7760万元。

  三、科学谋划,全面构建运营体系

  创新园区体制机制,加快推进管理运行,积极谋划组建园区管委会,强化统筹规划、协调管理职能。通过整合资源,做大做强职业教育品牌,园区管委会对各入驻院校专业、设备、师资等进行有效整合,明晰办学定位、减少同质竞争,凸显资源共享,形成办学合力,突出专业特点,形成学校特色。借助职教园区平台,各院校实现了办学规模扩大,院校间差异减少,整体办学实力增强,中高职衔接紧密,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均得到明显提升的实际效果。有效解决了各院校间专业设置重复交叉,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结合不紧密和学校特色不鲜明等问题,从而促进辽源职业教育集团化、规模化、特色化发展。

  四、阳光操作,项目建设规范有序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一手抓进度,一手抓管理,切实加强对项目的质量安全管理,项目推进组与施工单位无缝对接,经常调度,倒排工期,明确时间节点,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提高施工效率,力争将项目建设成放心工程和无事故安全工程。在做实项目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项目运作的规范有序。针对工程进展的各个关键节点,深入各地学习、考察和论证,确定材料参数,摸清市场底价,介入项目实施前期审核和过程监督;聘用造价咨询公司对工程进行监管;市纪委派驻教育监察室对外出考察、招投标等关键环节全程监督,努力将职业教育园区建设项目打造成廉洁工程。

  五、理念引领,服务创新转型发展

  辽源现代职业教育园区建成后,辽源职业技术学院(含医药分院)、吉林师范大学辽源分院、市第一职业高中和辽源技师学院四所院校入驻园区。园区按具有容纳学历教育1.2万人、岗位培训及非学历教育1万人规模设计,具备学历教育、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继续教育、远程及开放教育等功能,形成集学历教育多层次(本科、专科、中专),学科门类齐全(16大类,68个专业),培训工种多样(56个工种)的“资源共享、文化引领、人才培育、技能传承、产教融合、双创示范”的新型现代职业教育聚集区。

  同时,抢抓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历史机遇,辽源市正在积极争取国家东北老工业基地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重点工程落户辽源。作为全国“双元制”人才培育改革试点市,教育部遴选的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市,围绕“双创”项目,坚持“政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的发展理念,努力打造“新兴”人才培养新园区。除传统学科、专业外,我们在新园区建设中,能够满足互联网+人才培养需求和3D打印技术、VR技术、机器人技术、无人机技术等新兴产业及科技经纪人、地产经纪人、理财服务、养老服务等新兴服务业需求,与德国魏德米勒公司、中兴通讯公司、华为公司、北京通航公司、青岛3D打印技术公司等企业共建实训中心,与京东合作培训电商人才,引入京东便利店作为实训场地,建设中的现代装备制造实训中心、现代健康产业实训中心和现代服务业实训中心,既是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企业的示范窗口,也将为辽源及周边地区产业、社会转型人才培育和传承技能人才培养发挥重要作用。(辽源市政府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