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严把“四关”做好维权维稳工作

2017-08-02 文章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

今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积极化解劳资矛盾、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认真落实防控措施、努力降低稳定风险,是人社部门的职责所在。今年以来,江苏省兴化市一直把做好人社领域维权维稳工作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不断筑牢思想防线,强化履职担当,突出“四个到位”,严把“四个关口”,收到了明显成效。

1、组织建立到位,严把领导关。为提高对人社领域信访案件、举报投诉案件和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加强组织和领导,兴化市人社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各分管局长任副组长、有关科室(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劳动关系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和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应急小组,明确了人员职责和分工,做到一般性事件分管负责人现场指挥,重大事件主要负责人赶到一线、靠前指挥,以迅速平息事态,协调解决问题。

2、任务分解到位,严把责任关。一是实行包案负责制。将近年来未息访案件和排查出来的不稳定因素、稳控对象,对照职能和分工,分别落实包案领导、包案责任单位和具体的包案责任人,并加强督查考核,确保矛盾钝化、问题解决。今年上半年,兴化市共受理各类信访问题456件,全部得到了妥善处理,按期办结率达100%。二是实行分工挂钩制。着眼于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完善的责任体系,兴化市将全市划分为五个片区,每个片区明确由一名局领导和2至3名科室负责人挂钩,负责督查和指导片区所辖乡镇劳资矛盾预防和化解工作;对矛盾多发、易发的建设领域,进行细化分工、挂图作战,城区所有在建项目全部分解落实到劳动监察大队各主办监察员,实施重点监察,督促问题整改。三是实行责任追究制。对在预防过程中或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后玩忽职守、推诿拖拉、措施不力、不服从指挥或处理不当致使事态扩大,造成影响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3、矛盾排查到位,严把预防关。结合大走访大落实活动,发动全局干部职工、乡镇劳服所人员和村(社区)劳保站人员,深入开展劳资矛盾排查化解活动,对矛盾较为集中的建筑施工、机械加工等重点行业和租赁经营类企业进行重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汇总上报。通过抓早、抓小、抓苗头,努力在源头上减少不和谐因素,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调处在萌芽状态,杜绝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今年上半年,兴化市累计排查、检查用人单位1426户,涉及农民工和职工1.93万人,帮助2243名农民工和职工解决拖欠工资1759.82万元,督促53家单位为1192名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1535.61万元,有力地维护了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4、措施落实到位,严把监管关。一是抓好维权渠道的畅通。进一步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在原有窗口、信箱和网络等渠道基础上,充分发挥12333维权热线的便利作用,全面实行无假日监察,做到有报必接、有案必查、查必有果、案结事了、不留后患;劳动争议仲裁突出把稳妥处理好集体劳动争议和群体性事件作为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重点,注重深入现场做好集访疏导工作,做到快立案、重调解、慎裁决、速结案、讲效果、保稳定。今年上半年,兴化市共立案受理举报投诉案件114件,结案114件,通报重大违法行为2件,依法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1件;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551件,其中立案受理154件、案外调解397件,按期结案率100%。二是发挥网络队伍的作用。依托现有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成立实体化中队,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三支队伍作用,实现对用人单位实时、动态服务指导和监督管理,预防和解决劳资矛盾的发生;注重发挥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劳动关系调处中心和企业调解委员会的作用,着力把劳资争议和矛盾融入到社会大调解体系中,在基层得到钝化和解决,促进社会稳定。三是突出主动服务的意识。为积极应对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劳动关系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今年上半年,兴化市结合社会保险依法征缴工作,组织开展了“服务企业百日行”活动,帮助企业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用工行为,解决困难需求,促进企业劳资关系和谐,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优良的用工环境。四是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围绕上级对应急管理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兴化市及时提请市政府重新修订了《兴化市处置劳动关系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认真抓好应急演练,确保关键时候拉得出、打得响,促进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