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引才引智——“走进清华内蒙古专场招聘会”见闻

2017-09-29 文章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清华学生毕业面临的选择很多。留在北上广、去企业工作也是我们践行清华精神、履行社会责任的一条路径,但从普遍意义上讲,作为清华人,到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到党政管理岗位工作,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可能会更大。”

921日,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在内蒙古自治区“广纳英才、智汇草原”走进清华专项引才活动的现场,霍林郭勒市市长张鸿福作为校友代表,与大家分享了他2007年从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扎根内蒙古的经历和感受。

“这里民风淳朴,干事创业的氛围浓厚;这里发展潜力巨大,是施展才华的大舞台;这里求贤若渴,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引才引智。”

作为这次专项引才活动的主要带队领导,内蒙古自治区组织部部长曾一春也在引才宣讲会上用“三个理由”向清华学子表达内蒙古的求贤若渴。

此次内蒙古走进清华引才活动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内蒙古人社厅组织,体现了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对引进优秀人才的渴望。

在随后的专场招聘会上,记者也充分感受到了内蒙古对人才的渴望,对人才的重视,对人才的尊重。

在清华大学主楼一楼大厅的招聘区,30组展位依次排开,共提供就业岗位1022个,其中事业单位有40家,提供就业岗位641个;企业30家,提供就业岗位381个。

记者注意到,每个展位都把企业简介和引才政策以展板和图标的方式清晰地呈现给来参加招聘会的同学。

“我明年才博士毕业,但我想今年提前‘踩踩点’。我家是锡盟的,我虽然想留在北京或者上海,但内蒙古这次来北京的引才政策挺吸引我的。而且我也把回内蒙古当个大学老师作为毕业找工作的一个选项。”清华大学博士在读的刘同学在内蒙古工大的招聘展位前跟学校招聘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工大受青睐的原因主要在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人才引进政策越来越给力,加上大学工作相对稳定,工作环境好,所以更受大学生的青睐。

除了高校,内蒙古的明星企业对清华学子也具有吸引力。

“本科生月收入8000-1万元;硕士研究生月收入1万元-1.2万元……”

内蒙古鄂尔多斯集团、包钢集团、内蒙古电力公司……各大企业不仅给清华学子丰厚的待遇,而且还给予他们广阔的发展空间。

“对于清华大学这样国内顶尖高校的学生来说,仅仅给高工资肯定是留不住人才的,还要给他们干成事的平台,用事业留人心。”一家参加招聘的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真诚的态度和接地气的招聘政策很快见效:在当天的引才招聘会上,达成意向签约401人次,现场签约6人。

当日下午,引才活动主办方又在北京内蒙古大厦举办了《内蒙古人才政策推介会和人才项目签约会》,发布了最新出台的《内蒙古自治区人才引进和流动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

内蒙古还与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市民政局、中国农科院等单位达成18项合作协议,其中《京蒙人才智力合作框架协议》《共建北京大数据研究院乌兰察布分院合作协议》等项目,将为内蒙古引进更多的科研成果和高精尖紧缺人才。(王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