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枣阳:建成覆盖城乡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五大公共服务体系

2017-11-23 文章来源:枣阳市人社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北省枣阳市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促进就业创业,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筑牢民生底线,防范化解风险,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以市场为主导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创业带动就业作用明显发挥。五年来,实现新增城镇就业5.3万人,帮助困难群体就业8570人,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318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开展创业培训9800人,扶持创业7000人,新增创业主体4万个,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7万人,创业带动就业2.1万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7亿元,争取就业再就业专项资金1.5亿元。

以全民享有为发展方向的社保体系建设实现新跨越。坚持落实“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积极调整完善社会保险政策,社保体系建设实现从“制度全覆盖”到“人口全覆盖”的新跨越。五年来,全市五项社会保险的参保达110余万人次。五年来共征收各项社保费28.98亿元,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14.6亿元,支付各项社保待遇39亿元。一系列惠民新政得到落实,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达到53万余人,参保率达到99%,续保缴费率达到98%以上;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并轨工作全面启动实施,全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待遇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完成制度整合。

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的人才服务工作打开新局面。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全面实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人才建设各项政策。五年来,全市新增专业技术人才4617人,培养高技能人才6550人,开展技能鉴定14835人,组织开展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76430人,培训农村劳动力4.58万人次。

以干部队伍科学化管理为指引的人事制度改革实现新突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制度全面推行。收入分配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全市最低工资标准从2010年的670元调整到2017年的1380元,增幅达105.97%。

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宗旨的劳动关系建设形成新机制。五年来,全市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5%以上,已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91%以上。强化重大劳动保障案件查处力度,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长效机制,累计为2.4万多名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近1.2亿元。加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调解工作,稳妥协调处理企业改组改制中的劳动关系。

五年来,枣阳市始终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基本建成了覆盖城乡的五大人社公共服务体系,深为广大百姓交口称道!!!(湖北省枣阳市人社局    邬小超    雷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