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三季度西安地区无形市场企业用工需求分析

2016-10-18 文章来源:西安市人才网

为进一步掌握无形市场企业用工需求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政府人才公共服务机构在促进就业中的主渠道作用,旨在为人力资源供需双方提供相关数据参考,基于季度人才数据库的统计,现对西安市人才网人才供需情况分析如下

一、 基本情况

季度共采集360家用人单位5760个岗位信息,共收到1589份简历信息,有招聘意向人数达64.94据西安市人才网数据统计表明,期间用人单位数及提供岗位数环比、同比均呈现平稳状态

从单位性质分布情况看,360家单位中,国企及事业单位45家,占总数的12.5%;私营及个体企业263家,占总数的73.05%;其他企业52家,占总数的14.44%(见图一)。

图一:单位性质分布情况

从单位的岗位需求情况看,季度位居前四位的分别是:市场营销/公关/销售类28.24%人力资源/行政20.32%生产/营运/质量/安全19.89%计算机/互联网/电子商务18.39%,占到需求总量的86.84%(见图二)。

图二:单位需求情况

 

从个人意向职位分布情况看,排名前四位的人力资源/行政类9.32%、市场营销/公关/行政类9.20%、建筑/机械类8.14%、教师/培训/科研类8.02%,占到求职个人总人数的34.68%(见图三)。

 

图三:个人供给情况

从学历分布情况看,求职个人学历分布情况中,本科学历所占比重较大占求职个人学历总数的35.05%,而单位最低学历要求与求职个人学历分布也处于较大增长幅度,其中单位最低学历要求与求职个人学历分布大专以上学历分别占总数的70.57%和70.91%,硕士研究生求职比例有明显上升趋势,占到求职总人数的7.44(见图四)

 图四:学历分布情况

从工作经验分布情况看,本季度单位对求职者工作经验的要求以一年以下为主,占岗位需求总数的33.71%。求职个人中,应届毕业生及1-2年工作经验者居多,占个人工经验总人数的55.37%(见图五)。

 

图五:工作经验分布情况图

    二、供求情况特点分析   

为稳定和促进就业季度中共西安市委组织部、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政策措施。有关部门举办了大量人才交流招聘活动2016年7月13日由西安市人才服务中心主办,西安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智联招聘承办的2016高端企业人才引进与测评改革交流活动,参会单位20余家。会议期间智联招聘分析专家从人才招聘趋势、人才测评制度改革和相应策略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解答,现场互动交流气氛热烈;2016年9月20日举办的由中共西安市委组织部、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西安市人才服务中心承办的“2016高端人才西安行活动。分别有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外地知名高校优秀博士生代表前往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软件新城、中航工业618所、航天六院、西影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西安国际港务区进行考察交流。并与9月22日晚上西安行--百名博士与重点单位对接交流会,会博士与单位互动交流气氛活跃,近35%的博士人才与西安重点单位达成意向。这些活动均为求职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渠道,为稳定就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第三季度市场供求情况趋势

    (一)市场总体需求基本饱和状态

季度的招聘活动中,招聘单位比第二季度下降2.45,职位数下降4.22,求职个人下降1.23,随着现代网络信息科技飞速发展,招聘用人企业单位通过校园现场招聘会、网络联盟、网络招聘周等各种招聘渠道及方式开展招聘活动,以此来招聘所需的各类人才。这也为就业提供了更多更广的就业方式及就业信息。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保持平稳

与去年同期相比,本季度高校毕业生上升了1.9%,据小编了解,因为许多高校毕业生通过学习掌握了一些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在大学期间也多多少少地尝试过创业的经历。因此,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社会人脉以及社会经验,去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开创自己的一片天空。针对这种思路,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相比去年有所缓解,这与政府不断的健全与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开展的各类专场高校毕业生招聘活动有着极大的联系。也与各人才市场不断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营销、人力资源、生产营运处于招聘主流

第三季度的招聘活动中,市场营销/公关/销售类、人力资源/行政类、生产/营运/质量/安全类、计算机/互联网/电子商务类为职位排名中前四位。随着这几年高校扩招和热门专业集中的诸多因素的存在,热门岗位需求已经超过饱和。而冷门岗位缺口较大,比如销售、生产营运等快速发展的服务业向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但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毕业生对于从事服务行业的工作接受起来相对还有一定的难度,造成服务类岗位空缺较多。经过前两个季度才市供求双方高效对接后,多数企业今年的人才需求已相对饱和,招聘愿望并不强烈,招聘岗位主要偏向于一些流动性较大的岗位,如销售、人力资源类等。

二、第三季度人力资源市场用工需求几大看点

   (一)技术研发类人才招聘难度较大

受宏观调控的影响,经济增速趋缓,导致企业人才需求减少,技术研发类人才招聘难度加大,如医药化工行业产品研发工程师、软件编程师、机械设计工程师等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岗位,企业虽然开出高薪吸引人才,但流入市场的应聘者较少,职位鲜有问津。在选人用人上,企业较为看重的是求职者的工作态度和综合能力,初入职场的毕业生应当踏踏实实,培养责任意识和对企业的忠诚度,才能让职业生涯走的更远。

(二)物业行业人才需求上升

 第三季度,物业行业人才需求比上一季度有所上升。该行业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安防员、保洁员、物业经理、物业管理顾问等日常物业管理人员及水电维修员、排水工程师、空调工等专业从事物业设备维护的技术人员。有专业知识和丰富管理经验、沟通与应变能力强、熟悉有关政策法规的复合型物业管理人才深受招聘单位青睐。

(三)信息服务业稳定发展

     信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高附加值、高关联度、高智力投入的先导战略产业。是利用计算机和通信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对信息进行生产、收集、处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和利用,并以信息产品为社会提供服务的专门行业的综合体。信息服务业已经成为市场第一大新兴行业,并且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强劲的发展态势,它的发展对市场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稳定就业、扩大就业的经济发展战略意义重大。

   三、对求职个人及招聘企业的几点建议

   (一)对于求职业的建议

对于就只个人来讲,现在的这些求职者,大多是刚毕业的学生,这类群体初入职场,思想略显稚嫩。其职业观、认知观及自身约束性还很不完善和成熟,遇事出于总是首先考虑自我的利益得失。在求职时依靠性大,多依赖父母亲戚,缺少闯劲。在工作中、在纪律上习惯性的思维总是把自己当做学生,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满不在乎,盲目地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期望实现自我价值,期望获得高出社会现实水平的薪金,对相对低端的岗位、福利待遇低的岗位、工作环境较差的岗位不屑一顾。企业在对待此类问题时多数采取经济制裁,而毕业生稍有一点小问题就觉得工作不顺心,严重的甚至直接辞退,对于刚踏入社会的毕业生心理承受性差,从而导致辞职现象频发,企业大部分都处于持续招聘状态。小编在此建议应首先考虑到自身的能力,专业方向及职业规划,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妄自菲薄,脚踏实地、干一行爱一行。要在充分了解用人单位情况的基础上,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在职场上,学历固然重要,但却不是最重要的。平和的心态、踏实的作风、学习的能力、强烈的责任心,这些都是招聘单位很看重的“软实力”。并且求职人员应进一步提高自身职业技能,才能更好的找到工作。

   (二)对于招聘单位的建议

    对于招聘单位来讲,学校所培养学生的目标是为各企业单位输送所需要的各类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科研人才等,但我们的大部分毕生到企业并不受欢迎。究其原因:第一,热门专业毕业生人数过多,造成用人企业挑选余地极大,由于用人单位过分挑剔,福利待遇相对下降;第二,随着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和生存压力,在招聘员工时,一般所设的招聘门坎较高,如“需有两年以上的从业经验”、“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三年以上者优先”等等,所招收的员工是熟练工优先,可是企业没有过多时间和精力去培训员工,况且这样做会加大生产成本,因此企业就将培训熟练工的任务推给了社会,推给了职介。这对刚出学校大门踏入社会的毕业生来说无疑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小编建议各需求企业单位放低门槛,多给毕业生适应新环境、新机制、新挑战的过程,以定期培训管理模式,老帮新传带的工作方式,这样才能更好的让毕业生尽快了解企业文化,逐渐进入岗位职责角色,进而避免企业人员流失过大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