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三季度陕西省主要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情况分析

2015-11-25 文章来源:陕西人才公共服务网

   据全省人力资源市场一线观察点报告,2015年3季度现场招聘进场用人单位12478家次,提供就业岗位23.56万个,求职个人28.05万人次;招聘网站新增会员用人单位1.45万家次,提供职位14.19万个,新增求职简历86.40万份。用人需求指数为104【1】(去年同期为94),供给指数为124【2】(同期为120),市场活跃指数为109【3】(同期为103),总体看来,三季度整个人力资源市场较去年同期供需总体表现出较微弱的活跃。

   一、 三季度招聘会需求略增,招聘网需求减少明显,中小型企业用工需求减少,基础性岗位持续增加,大学及以上学历岗位需求减少明显。

   与去年同期相比,三季度现场招聘会接待用人单位减少621家次,减少4.74%;投放招聘职位增加2.27万个,增加10.67%。网站新增会员单位同比减少6303家次,减少30.28%;网上发布职位同比减少  134759个,减少48.69%。

   三季度用人单位数量的减少主要集中在员工人数在50-300人和300-1000人的中小型企业,分别减少26.62%和30.39%;而员工人数在50人以下和1000人以上的小微企业和大型企业数量同比则有所增加,分别增加302.03%和32.10%。

   现场招聘会用人需求主要集中在学历层次不高的基础岗位,增幅59.9%;需求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岗位减少48.77%。

   二、主要行业需求集中明显,传统行业中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用工稳定回升,住宿餐饮业需求较稳定;建筑业持续下滑。

   三季度人力资源市场上,需求量在前十位的行业依次是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建筑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农林牧渔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占到市场总需求量的89.32%,集中明显。与去年同期相比,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用人需求量回升,同比分别增加5.95%、32.93%、20.99%;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都略降1.79%,基本稳定;建筑业持续下滑24.03%。农林牧渔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需求出现回落,分别减少11.23%、7.24%、4.28%、11.84%。总体来看,三季度市场需求总体稳定。

   三、三季度招聘会求职个人略增,招聘网求职个人减少,人才市场就业压力明显大于劳动力市场。

   三季度进入市场的求职个人28.05万人次,同比增加1.09万人次,增加4.04%。三季度人才市场求人倍率为0.64远小于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0.96和综合求人倍率0.84,总体来看,具有一定学历的求职个人选择工作的难度大于技工、普工和商业服务类个人。

   招聘网站新增求职简历同比减少2.29万人次,减少2.57%。

   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全省主要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同比增加了0.05,达到0.84,就业压力整体较去年同期略小。

   四、三季度匹配度较差,个别专业求职压力巨大。

   三季度用人单位需求专业前十位依次是市场营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电子信息、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类、土建类、经济学类、交通运输类和教育学,占到需求总量的55.03%。

   求职个人供给专业的前十位依次是市场营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土建、机械、医学类、语言文学类、工商管理类、教育学经济学、能源动力学,占到供给总量的67.08%,专业供给相对需求更为集中。

   在供需匹配方面,三季度结构化匹配率为0.686【4】(去年同期为0.566)供需不平衡,匹配度仍较差,结构内失衡现象较为严重。三季度专业供给数量相对需求偏多,造成市场上求职压力较大。在需求前十位专业中,仅有公共管理一个专业供给小于需求数量。市场营销、机械、工商管理相对供给较为平衡,求人倍率分别为0.93、0.88、0.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类、土建类、经济学、交通运输类、教育类求人倍率较低,分别为0.63、0.57、0.49、0.47、0.54、0.41,个人选择空间狭窄,就业压力较大。

   五、市场薪酬供需差距略有扩大。

   三季度用人单位提供的平均薪酬为2577元/月,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88元;求职个人期望薪酬为2867元/月,同比增加74元。薪酬供需差距为290元。用人单位提供薪酬水平各个季度有所波动,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虽然求职个人预期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但个人也对市场有了较客观的认识,对预期也有所调整。

   表1:关中、陕南、陕北三地薪酬供需基本情况(元/月)

      地区

薪酬

关中

陕南

陕北

单位提供水平

2588

2042

2484

个人期望水平

2860

2260

2997

   从关中、陕南、陕北三地情况看,三季度陕北个人薪酬期望水平最高,薪酬供需差距最大;关中市场供给薪酬水平与求职个人预期差距居中;陕南薪酬供给水平最低,个人期望也最低,差距最小。

说明:本分析报告采用了指数系统。主要应用人力资源市场需求指数、供给指数、活跃指数和结构化匹配指数来说明市场的动态变化。指数的基期是根据人力资源市场历年供需数据拟合而成,以2013年4季度作为基期。

[1] 人力资源市场需求指数指人力资源市场用人需求的活跃程度,指数相对于基期100越高,则活跃度越高。

[2] 供给指数指人力资源市场求职个人供给的活跃程度,指数相对于基期100越高,则活跃度越高。

[3] 活跃指数是指人力资源市场供需总体的活跃程度,主要影响因素是需求指数、供给指数和求人倍率指数三项,指数相对于基期100越高,则活跃度越高。

[4] 结构化匹配指数是指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匹配程度,主要影响因素是企业性质、学历结构、专业结构、薪酬结构、职位类型五项,指数越接近于1,则匹配度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