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一季度合肥市人才市场供求分析
2016年第一季度,合肥市人才市场共举办现场招聘会63场,其中营销、建筑/房地产/物业管理、绿色能源/新材料/环保、计算机/IT互联网/电子商务等各类专场招聘会32场,“送春风”综合类人才招聘会27场,“高校招聘直通车”进校园招聘会4场。一季度进场招聘单位共计4887家,提供各类招聘岗位 16.8万个,与去年同比增加21.7%;入场求职人员7.04万人(次),与去年同比增加0.43%,岗位供求比为2.39:1。
一、才市供求排行榜
十大热门招聘岗位和十大热门应聘职位
| 十大热门招聘岗位 | 十大热门应聘职位 | ||
排名 | 岗位类别 | 需求比例 | 职位类别 | 求职人数比例 |
1 | 销售类 | 44% | 销售类 | 12.4% |
2 | 技工 | 7.2% | 工程/机械/能源 | 10.9% |
3 | 质量体系/安全/环境保护 | 4.8% | 建筑工程/道桥/园艺 | 9.8% |
4 | 客服及技术支持 | 4.1% | 财务/审计/税务 | 7.9% |
5 | 证券/金融/投资 | 3.6% | 计算机软件 | 5.5% |
6 | 房地产 | 3.5% | 行政/后勤 | 5.4% |
7 | 工程/机械/能源 | 3.3% | 电子/电器/半导体/仪器仪表 | 4.4% |
8 | 行政/后勤 | 3.2% | 人力资源 | 4.0% |
9 | 计算机/互联网 | 2.6% | 毕业生类 | 3.6% |
10 | 物流/仓储 | 2.4% | 技工 | 2.8% |
| 占招聘需求总量比例 | 78.7% | 占求职人数总量比例 | 66.7% |
二、才市供求情况分析
招聘需求岗位数与去年同比上涨
合肥市人才市场一季度统计数据显示,招聘单位岗位需求数达16.8万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1.7%。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去年同期相比一季度举办的现场招聘会场次增加了10场,因而增加了企业招聘岗位数量。另一方面,一季度合肥市人才市场招聘大厅改造及信息化系统全面升级,招聘会现场的纸制海报被电子展屏所替代,电子展屏可容纳更多的岗位信息且可滚动播放,不再受纸制海报篇幅限制,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招聘需求的岗位数量。
质量/安全/环保类人才需求旺盛
统计数据显示,质量体系/安全/环境保护类岗位占招聘需求总量的4.8%,位居招聘岗位排行榜第三位,而此类岗位无论是在上个季度还是去年同期都未进前十。伴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战略,我市经济发展立足于提高供给质量,通过改革来推进结构调整,扩大有效供给,提高生产要素效率。一批新兴环保产业公司如国祯环保节能、翰博高新材料、盛运环保工程等蓬勃发展,带动了质量体系/安全/环境保护人才需求的攀升。
计算机/互联网类人才需求上升
统计数据显示,计算机/互联网类岗位需求占招聘总需求的2.6%,位居排行榜第九位,去年同期该岗位并未进入前十位,环比上一季度增加0.3%。随着我市积极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与制造业、金融业加速融合,我市互联网金融业企业发展迅速。从进场招聘单位看,如中银金融商务、深圳市财富之家金融网络科技服务、安徽鑫富金融数据互联网科技等公司一季度招聘频率较高,该类型企业倾向于招聘高学历、掌握互联网金融基础知识的年轻人。然而该类岗位人才流动性较大、淘汰率较高,因而网络金融人才成为市场的香饽饽。
工程/机械类人才供过于求
一季度统计数据显示,工程/机械/能源类岗位占招聘总需求的3.3%,在排行榜中位居第七位,而该岗位在十大应聘职位中位居第二位,达到求职总人数的10.9%。从需求方面来看,随着我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企业发展由过去的注重发展数量转向发展质量,一些落后的传统产业(如:钢铁、造纸等)面临“去产能”,因而该类岗位需求量有所减少。从供给方面来看,合肥作为省会城市对周边城市人才的吸引力较强,因而也一定程度上造成该类人才的供过于求。
多措并举应对招聘求职旺季
为满足招聘单位春季旺盛的用工需求,合肥市人才市场分别举办了“送春风”综合类人才招聘会、“高校招聘直通车”进校园招聘会以及营销、化工、绿色能源、新材料、环保、家电、制造类等专业的专场招聘会,千方百计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帮助企业招才纳贤,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3月中旬以来,开通“高校招聘直通车”载着我市19家重点企业,分别开赴中国矿业大学、郑州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四所高校举办招聘会,现场共有1073人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93人。(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