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一季度南京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2017-05-25 文章来源: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本季度,我市用人单位通过人力资源市场招聘各类人员9.96万人,环比增加19.54%,同比增加75.02%,进入人力资源市场求职者的人员7.13万人,环比增加3.48%,同比增加59.61%。求人倍率[1]为1.40。 

一、职业供求关系呈现的主要特征

(一)求人倍率同比环比均有所上升,市场供求局势依然稳定。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我市人力资源市场岗位供给数大于求职供给数,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约为1.40,较上季度上升0.19。除此之外的各个区县依然保持较为均衡的供求状态。同时,从供求总量变化来看,第四季度较上一季度略有增加,需求增加了16279人,求职增加了2398人,较上年第三季度略有增加,需求增加了42684人,求职增加了26646人。该增加属于正常增加,预期下一季度会持平。

(二)高校毕业生求职有所下降,供求状况存在一定差异。大学生就业热季的过去,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冷淡。应届高校毕业生求职人数为7253人,环比减少19987人,同比增加2821人。本季度高学历者因文化程度不同,供求状况存在一定差异。数据显示,一方面,一季度我市人力资源市场中初中及以下程度求职者的求人倍率为092,同比降低,供求状况良好;另一方面,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求职者则继续保持良好供求趋势,高中、大专、大学和硕士以上求人倍率分别为1.59、1.76、1.55、1.53,较16年第四季度相比,大学以及硕士求人倍率有所增加,且降幅略大,说明大学生求职潮已过去,但企业对高学历人才需求不减,市场供需状况平稳。

(三)就业转失业人员求职人数同环比均有所增加,跳槽增多。统计数据显示,本季度就业转失业人员求职人数为9963人,上季度和去年同期人数分别为5368人和7988人,同环比均有所增加。市场中就业转失业人员求职人数逐步增加的供求趋势,一方面表明了近半年来《关于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岗位有关问题的实施意见》的正式实施,已起到了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作用,预防了人才流失;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有跳槽意向的在职人员已理性客观对待职业选择,认真做好了职业规划;当然,也有就业大环境冷清而导致的求职需求总人数一并减少等原因。

二、市场预判

分析比对我市供求数据发展变化,并结合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的发展趋势,预测进入2017年第二季度,我市人力资源供求局势将维持不变。

(一)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将稳中有升。近年四个季度我市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分别为1.02,1.16,1.21,1.4呈现稳定趋势。进入2017年第二季度,从市场供求的季节规律判断,供求双方总量均将略有降低。因而,预计2017年一季度我市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较2016年四季度将略有降低。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依然较大。高校毕业生近年来一直是就业工作的重点,由于高学历低实际经验,求人倍率一直较低,解决大学生就业迫在眉睫。政府一直开展各项措施为保障大学生良好就业,经过多方努力,近年,我市大学生就业情况良好。2017年一季度人力资源市场中职高、大专、大学、硕士文化程度求职者的求人倍率分别,1.81、1.76、1.55、1.53。进入2017年二季度,随着用人单位增加招聘需求,求人倍率将略有增加。同时,专业不对口、缺乏经验、期望值过高等造成的结构性矛盾也将继续存在。

(三)有限责任公司和私营企业居于市场用工需求主体地位。统计数据显示,长期以来,这两类企业的用工需求一直占我市人力资源市场总需求的六成以上,占据人力资源市场用工需求的主体地位。如本季度,有限责任公司和私营企业用工需求共达到72355人,占我市总需求的77.41%。预计进入2017年二季度,这两类企业依旧会是解决市场供需的主体。

   

  [1]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表明劳动力市场中每个岗位需求所对应的求职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