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二季度全国部分人才市场供求情况及分析
本季度报告中统计的数据为全国部分省市的人才公共机构所采集的人才市场供求状况信息,均为本季度有效数据。综合分析本季度的数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本季度是高校毕业生求职的高峰时期,市场供求比为1:2.08,明显供不应求。较第一季度1:2.05稍有变动。
2、私营企业需求仍是本季度市场需求的主体。私营企业需求人数占总需求人数的67.73%,较2012年第一季度70.75%下降3.02%,;个体经营企业用工需求排名第二,占总需求的12.15%,与2012年第一季度11.24%相比上升0.91%。
3、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仍是本季度求职人员最理想的就业单位类型,与第一季度一致。私营企业意向求职人数所占比例为31.69%,高出位居第二的国有企业10.34个百分点,较2012年第一季度32.68%仅下降0.99%;而国有企业比例略低,为21.35%,较2012年第一季度20.55%仅上升0.8%。此外,也有部分毕业生比较青睐事业单位和外商投资企业。
4、工作经验6年以上求职人员就业压力明显加大,供求比大于1:4。用人单位需求1-2年工作经验的人才最多,所占比例为24.60%,较2012年第一季度27.29%下降2.69%。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所占比例为18.72%,较2012年第一季度19.60%下降0.88%。
5、2季度高校毕业生首选的就业省份是江苏,比例为22.4%,供求比为1:2.08,供小于求。
6、中西部地区对毕业生的吸引力在逐渐增强。选择东部地区的求职人员所占比例为50.12%,与上季度相比下降了0.01%;其次为中部地区,所占比例为30.09%,与上季度相比上升了0.15%;再次为西部地区,所占比例为16.27%,与上季度相比上升了0.25%
二、2012年第二季度全国部分人才市场供求总体情况
本季度人才市场供求分析数据由73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提供。其中包括:安徽、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湖南、江苏、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新疆、云南、浙江、重庆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合肥、黄山、马鞍山、芜湖、福州、广州、汕头、深圳、桂林、贵州、海口、石家庄、唐山、安阳、洛阳、郑州、大庆、哈尔滨、齐齐哈尔、武汉、株洲、常州、淮安、昆山、南京、南宁、苏州、无锡、鞍山、抚顺、锦州、沈阳、呼和浩特、银川、西宁、济南、青岛、临汾、太原、宝鸡、西安、成都、宜宾、乌鲁木齐、昆明、玉溪、杭州、宁波等48个重点经济城市。其总体情况如下:
表1:供求总体人数
|
用人单位数 (万家) |
提供岗位 (万个) |
求职人数 (万人) |
供求比 |
本期有效数 |
23.1 |
407.9 |
848.4 |
1:2.08 |
从供求总体情况看,本季度进入人才市场招聘的单位共23.1万家,提供招聘职位数407.9万个,登记求职人才848.4万人,人才供求比为1:2.08(即:职位数为1时,求职人才数为2.08,下同)。
三、2012年第二季度全国部分人才市场供求基本情况
1、用人单位招聘情况分析
1.1 用人单位专业需求情况
表1、本季度用人单位专业需求前10位的排名情况
第二季度招聘数量前10位的专业 |
|||
排名 |
招聘职位要求专业 |
第二季度需求比例 |
第一季度需求比例 |
1 |
机械类 |
13.83% |
13.65% |
2 |
工商管理类 |
11.67% |
9.35% |
3 |
技校类 |
9.33% |
10.97% |
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 |
9.09% |
7.25% |
5 |
电子信息类 |
8.70% |
8.42% |
6 |
土建类 |
6.37% |
5.43% |
7 |
经济学类 |
5.97% |
7.25% |
8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3.92% |
4.59% |
9 |
医学类 |
3.32% |
3.79% |
10 |
公共管理类 |
2.56% |
2.66% |
占职位总数 |
74.76% |
73.36% |
从专业需求情况看,本季度专业需求数量排名前10位的专业稍有变化,占总需求的74.76%,与上季度73.36%相比上升1.40%。公共管理学专业需求排名进入前10位,占总需求的2.56%,与上季度相比下降0.1个百分点。机械类、工商管理类、技校类仍是人才市场招聘专业的前三名,技校类专业需求与上季度相比上升了0.18个百分点,工商管理类专业需求与上季度相比上升了2.32个百分点,技校类专业需求与上季度相比却下降了1.64个百分点。
1.2 用人单位所需学历情况
图1、2012年第二季度用人单位所需学历层次分布图
从用人单位所需学历情况看(如图1),对博士学历的需求占0.30%,与上季度0.27%相比上升0.03%;对硕士学历的需求占1.38%,与上季度1.80%相比下降0.42%;对本科学历的需求占16.65%;对大专学历的需求占40.05%,与上季度39.17%相比上升0.88%;对中专学历的需求占15.17%,与上季度18.69%相比上升3.52%;对高中及以下学历的需求占12.01%,与上季度16.78%相比下降4.77%;对专业无要求的占14.44%。其中对大专以下学历的需求占28.18%,与上季度35.47%相比下降7.29%,这说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学历要求逐渐提高。
1.3 用人单位性质情况
图2、2012年第二季度用人单位性质分布图
从用人单位性质来看(如图2),私营企业仍是市场招聘的主体,占招聘单位总数的67.73%,与上季度70.75%相比下降3.02%。个体经营企业排名第二,所占比例为12.15%,与上季度11.24%相比上升0.91%。其他按排名依次是: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分别占招聘单位总数的7.81%和6.12%,与上季度相比分别上升0.58%和0.55%。国有企业占招聘单位总数的4.74%,与上季度3.88%相比上升0.86个百分点。
1.4 用人单位所需职位类别情况
表2、本季度用人单位职位需求前10位的排名情况
第二季度招聘数量前10位的职位 |
|||
排名 |
招聘职位 |
第二季度需求比例 |
第一季度需求比例 |
1 |
市场营销/公关/销售 |
23.05% |
23.15% |
2 |
技工 |
8.22% |
9.31% |
3 |
计算机/互联网/电子商务 |
6.49% |
6.09% |
4 |
建筑/机械 |
6.43% |
6.63% |
5 |
普工 |
6.24% |
5.21% |
6 |
百货/连锁/零售服务 |
5.60% |
6.74% |
7 |
人力资源/行政 |
4.77% |
4.82% |
8 |
生产/营运/质量/安全 |
4.36% |
3.99% |
9 |
财务/审计/税务 |
3.92% |
3.80% |
10 |
采购/贸易/物流/仓储 |
3.29% |
3.07% |
占职位总数 |
72.37% |
72.81% |
从职位类别需求情况来看,招聘职位排名前10位的基本没有变化,占总需求的72.37%,与上季度72.81%相比下降0.44个百分点。采购/贸易/物流/仓储类职位排名进入前10,所占比例为3.29%,与上季度3.07%相比上升0.22个百分点。市场营销/公关/销售仍是高居榜首,所占比例为23.05%,高出排名第二的技工10多个百分点,与上季度相比下降0.1个百分点。技工排名第二,所占比例为8.22%,与上季度相比下降1.09个百分点。计算机/互联网/电子商务、建筑/机械、普工等职位也是人才市场招聘的热点。以上5类职位占到了职位总需求的50.43%,超过半数。
1.5 行业需求情况
图3、用人单位所需行业分布图
从用人单位行业需求看(如图3),制造业仍占第一位,高出排名第二的贸易、批发和零售业7.49个百分点,其所占比例为22.16%,较2012年第一季度21.25%上升0.91个百分点。其他排名较往前的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通过与上季度对比,用人单位行业需求变化不明显。
1.6 用人单位所需工作经验情况
表3、用人单位所需工作经验分布情况
工作经验 |
2012年第二季度所占比例 |
2012年第一季度所占比例 |
应届毕业生 |
18.72% |
19.60% |
1年以下 |
21.94% |
19.23% |
1-2年 |
24.60% |
27.29% |
3-5年 |
16.33% |
15.48% |
6-10年 |
2.92% |
2.39% |
10年以上 |
0.91% |
0.72% |
无要求 |
14.57% |
15.30% |
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工作经验的要求来看(如表3),对具有1-2年工作经验的求职者更青睐一些。其中,对工作经验10年以上的占91%,与上季度相比上升0.19%;工作经验6-10年的占2.92%,与上季度相比上升0.53%;工作经验3-5年的占16.33%,与上季度相比上升0.85%;工作经验1-2年的占24.60%,与上季度相比下降2.69%;工作经验为1年以下的占21.94%,与上季度相比上升2.71%;应届毕业生占18.72%,与上季度相比下降0.88%;对工作经验无要求的占14.57%,与上季度相比下降0.73%。这说明用人单位现在对工作经验的要求为应届毕业生的求职造成了很大影响。
2、求职人员求职情况分析
2.1 求职人员所学专业情况
表4、求职人员专业前10位的排名情况
第二季度求职人员数量前10位的专业 |
|||
排名 |
求职人员所学专业 |
第二季度所占比例 |
第一季度所占比例 |
1 |
机械类 |
13.75% |
11.57% |
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 |
10.97% |
9.01% |
3 |
工商管理类 |
10.40% |
7.19% |
4 |
电子信息类 |
9.71% |
9.37% |
5 |
经济学类 |
7.90% |
7.17% |
6 |
土建类 |
6.41% |
16.92% |
7 |
技校类 |
5.04% |
4.33% |
8 |
语言文学类 |
3.38% |
3.14% |
9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3.36% |
3.19% |
10 |
公共管理类 |
2.92% |
2.65% |
占登记求职人员总数 |
73.84% |
74.54% |
从求职人员所学专业情况看,排名前10位的专业没有明显变化,仅是排序有所改变,占总需求的73.84%,与上季度74.54%相比下降了0.7个百分点。机械类专业求职人员在本季度高居榜首,占总求职人数的13.75%,与上季度相比上升了2.18个百分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类、电子类专业求职人员也比较普遍。土建专业的求职人员比例与上季度相比有较大下滑。
2.2 求职人员学历分布情况
图4、2012年第二季度求职人员学历层次分布图
从求职人员学历情况看(如图4),博士学历的占0.57%,与上季度0.54%相比上升0.03%;硕士学历的占2.93%,较2012年第一季度2.45%上升0.48%;本科学历的占30.13%,与上季度30.35%相比下降0.22%;大专学历的占42.83%,与上季度43.68%相比下降0.85%;中专学历的占13.64%,与上季度14.85%相比下降1.21%;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占9.89%,与上季度8.14%相比上升1.75%。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76.47%,与上季度77.02%相比下降0.55%。
2.3 求职人员意向单位性质情况
图5、2012年第二季度求职个人意向单位性质分布图
从求职人员的求职意向单位性质来看(如图5),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仍是求职人员最理想的就业单位,所占比例分别为31.69%和21.35%,与上季度32.68%和20.55%相比分别下降0.99%和上升0.8%。还有不少求职人员比较青睐外商投资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所占比例分别为17.79%和13.25%。究其原因为,各级人社部门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扶持私营企业发展,增强其吸纳能力,改善了就业环境,提高了发展空间。相较而言,国企事业单位的福利好、待遇高、又比较稳定,这些因素自然会促使毕业生选择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
2.4 求职人员意向职位情况
表5、本季度求职人员意向职位排名前10位的分布情况
第二季度意向职位数量排名前10位 |
|||
排名 |
意向职位 |
第二季度所占比例 |
第一季度所占比例 |
1 |
市场营销/公关/销售 |
12.66% |
13.23% |
2 |
人力资源/行政 |
10.18% |
8.94% |
3 |
计算机/互联网/电子商务 |
8.33% |
7.89% |
4 |
建筑/机械 |
7.51% |
10.39% |
5 |
采购/贸易/物流/仓储 |
6.92% |
4.66% |
6 |
财务/审计/税务 |
5.58% |
7.00% |
7 |
生产/营运/质量/安全 |
4.86% |
4.30% |
8 |
通信/电器 |
4.67% |
4.32% |
9 |
技工 |
4.06% |
5.11% |
10 |
百货/连锁/零售服务 |
3.72% |
3.63% |
占职位总数 |
68.49% |
69.47% |
从求职人员意向职位况来看,意向职位排名前10位的与上季度相比稍有变动,所占比例为69.81%,其中市场营销/公关/销售仍是最受求职人员轻质人员青睐的职位,所占比例为12.66%,与上季度相比下降0.57个百分点。人力资源/行政职位紧接其后,排名第二,所占比例为10.18%,与上季度相比上升1.24个百分点。计算机/互联网/电子商务、建筑/机械和采购/贸易/物流/仓储也是求职人员比较想要的职位类型。以上5类职位占到了职位总需求的45.60%,将近半数。
2.5 工作经验
表6、求职人员工作经验分布情况
工作经验 |
2012年第二季度所占比例 |
2012年第一季度所占比例 |
应届毕业生 |
27.45% |
29.41% |
1年以下 |
18.94% |
16.08% |
1-2年 |
23.04% |
22.53% |
3-5年 |
17.14% |
17.49% |
6-10年 |
9.99% |
9.79% |
10年以上 |
3.45% |
4.69% |
从求职人员工作经验情况来看(如表6),工作经验10年以上的占3.45%,与上季度相比下降1.51%;工作经验6-10年的占9.99%,与上季度相比上升0.20%;工作经验3-5年的占17.14%,与上季度相比下降0.35%;工作经验1-2年的占23.04%,与上季度相比上升0.51%;工作经验为1年以下的占18.94%,与上季度相比上升2.86%;应届毕业生占27.45%,与上季度相比下降1.96%。这说明人才的流动性加强,稳定性较差。
2.6 求职人员意向工作地区
表7、本季度求职人员意向求职工作地区情况
地区 |
2012年第二季度所占比例 |
2012年第一季度所占比例 |
东部地区 |
50.12% |
50.13% |
西部地区 |
16.27% |
16.02% |
中部地区 |
30.09% |
29.94% |
东北地区 |
3.52% |
3.92% |
从上表7可以看出,东部地区仍是求职人员最期望的就业地区,超过半数,但中西部地区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也在逐渐增强。选择东部地区的求职人员所占比例为50.12%,与上季度相比下降了0.01%;其次为中部地区,所占比例为30.09%,与上季度相比上升了0.15%;再次为西部地区,所占比例为16.27%,与上季度相比上升了0.25%;而想要选择东北地区的求职人员最少,所占比例为3.52%,与上季度相比下降了0.4个百分点。
四、2012年第二季度全国部分人才市场供求对比分析
1、2012年第二季度用人单位需求和求职人员所学专业对比
图6、用人单位需求和求职人员所学专业对比情况
如图6所示,本季度专业的职位供求比在1:0.75到1:2.83之间,其中工商管理类专业在本季度跃居首位,供求比为1:2.83,与上季度相比基本没有变化;其次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供求比为1:2.54,与上季度相比有所上升;技校类专业的供求比仍为最低,为1:0.75,明显供不应求。究其原因是高校毕业生由于缺少工作经验,专业类型和技能水平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不相匹配,不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就业情况不是很理想。但是技校毕业生由于专业技能与市场需求岗位相匹配,且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强,因此在人才市场上明显供不应求。
2、2012年第二季度用人单位需求和求职人员学历对比
图7、用人单位需求和求职人员所学学历对比情况
如图7所示,本季度学历的供求比在1:0.77到1:2.59之间,其中硕士学历的供求比最高,1:2.59,与上季度相比硕士求职压力增加;其次是博士学历,供求比为1:2.29,与上季度基本持平。高学历供求比较高,究其原因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较大进步,高学历人员越来越多,而且近年来,国家连续扩大高校研究生的招收规模,以缓解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和生存压力;不少本科毕业生为回避找工作或增添求职筹码,也主动选择继续深造。从而使得高学历人才供大于求。但是用人单位却偏好高中和中专学历人员,是因为成本相对大学生要低;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就业期望值偏高,这些均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3、2012年第二季度用人单位需求和求职人员工作经验对比
图8、用人单位需求和求职人员工作经验对比情况
如图8所示,本季度工作经验的供求比与上季度相比没有明显变化,主要集中在1:1.00到1:2.91之间,其中应届毕业生和具有1年以下工作经验的供求比最高,分别为1:2.56和1:2.91,明显是供不应求。具有1-2年工作经验的供求比最低,为1:1.00,基本供等于求,与上季度相比稍有变动。究其原因是,现在各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中,近七成都要求求职者有1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不仅技术性较强的岗位要求工作经验,甚至连文秘、出纳等岗位也要求有工作经验。工作经验6年以上求职人员一般要求比较高,而各用人单位也没有太多这方面的需求,因此导致没有工作经验以及工作经验太高的求职人员求职困难。
五、建议
1、国家应加大力度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及时出台相关政策,一方面鼓励企业录用高校毕业生,鼓励企业增加高校毕业生的薪资和福利待遇,同时给予用人单位一定的扶持措施;一方面要控制大学生的招录规模,大力发展职业技能教育,做好人才培养分流,重点提升大学生专业技能和素养培训,减少目前这种高学历低技能低收入的大学生队伍,促进用工和谐,也是促进社会和谐,例如减少“蚁族”现象的蔓延。
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应该更贴近企业需求,在国家政策上要予以引导,一方面要限制高校扩招,提升高校毕业生技能和素质教育,另外一方面要鼓励高校与企业接轨,在供求信息上要搭建更直接的渠道和平台,帮助高校科学设置专业,与企业及时实现供需对接,也进一步降低高校毕业生盲目求职和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
2、继续推出一系列举措,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为广大毕业生增加就业机会。
中小企业是容纳就业的主渠道,其中上千万的小微企业虽然单个用工如涓涓细流,可汇总起来,就成为就业的巨大蓄水池。特别应当重视的是,小微企业有少数是新创新的高技术类型,但绝大多数处在价值链的低端,可以容纳大量中低技能的劳动者就业,而且小微企业用工形式灵活,在我国总体劳动力素质还有待提高的背景下,小微企业对解决我国现阶段面临的就业问题有着特殊的意义。 因此,国家应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为其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
365betasia备用网址供稿
二○一二年六月三十日